第(1/3)页 朝阳门码头。 一片热闹景象。 在昌平百姓们为奉旨入京的浙江将帅官兵唱功夸赞之时,便另有一队百姓,锣鼓喧天的敲打着。 胡宗宪到底是多年的宦海老吏,即便心中诧异万分,但脸上到底是显得沉稳不露声色。 倒是戚继光。 这军中的统兵汉子,久在沙场,每日里见识的都是你死我活,何曾见过这等场面。 即便是在浙江平定倭患。 当地的百姓们,也不会如今日所见朝阳门外京师百姓这等热情。 这可是距离浙江千里之远的京城啊。 再看那些百姓们的穿着打扮,也不像是官府特意安排的。 戚继光心中激动不已,满脸红光笑容。 他已经在人群中看到了那名身着青袍的年轻官员。 器宇轩昂,于一众功勋官员之间,却是姿态超然。 这人,料定便是自己久闻而未曾见过的严绍庭严侍读了! 果真是与我戚某人一样的非凡男儿! 跟在戚继光身后的三人,其中的朱时泰已经笑着小声说道:“将军所见,定然是严侍读所为了。” 徐文璧亦是开口道:“我等当初在京多年,可不曾见朝廷会有这等规格。” 张元功紧随其后补充道:“侍读重视将军,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今日有此盛况,也在预料之中。” 三人这一阵附和配合。 已经是让戚继光脸上笑得都露出褶子来了。 将军都如此。 更不要说那些寻常的官兵们了。 诸如队正朱钰,兵蛋子李云等人,更是笑得如同一朵朵盛开的朵一样。 只是这,却是能吃人的。 皆为浙江军中悍勇之人。 哪个手上不捏着几十条小鬼子的性命。 皆为军中猛士! 等到这个时候,礼部和兵部的主事们才终于是挤了过来。 看向已经和胡宗宪等人站在一起的黄锦、严绍庭以及三位国公爷。 礼部的主事当先开口:“胡总督携大胜奉召回京,我等为胡总督及诸位将军贺!” 胡宗宪抱拳,颔首点头。 礼部主事接着便话锋一转:“按律,请胡总督命麾下将士们卸甲、卸刀,随下官等人进城歇息,明日入宫朝见陛下。” 胡宗宪眉头不禁一皱。 戚继光亦是目光深邃的看向礼部的主事。 在对方的身边,另一名兵部主事亦是说道:“此来规矩,不论是哪一处打了胜仗,凡是奉召入京,都要卸甲、卸刀。” 朱时泰刚要走上前,问一问他身上这套自家始祖当年随成祖皇帝北征的甲胄,腰上那把始祖随成祖皇帝杀敌的刀,是不是也要卸下来的时候。 却被身边的徐文璧给拦了下来。 朱时泰当即面露愠怒,瞪眼看向将自己拦下来的徐文璧。 徐文璧却是默默的摇了摇头,随后眼神看向黄锦和严绍庭。 果然。 当礼部和兵部说出卸甲卸刀要求之后,黄锦和严绍庭都不由侧目,眼神扫向了两部的人。 严绍庭则是笑着开口道:“黄公公今日奉陛下口谕出城迎接胡总督、戚将军等人,想来应当是有旨意的。” 黄锦淡淡一哼。 这帮礼部、兵部的官儿,竟然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忘打压武人。 他当即从袖中抽出一根短轴。 缓缓展开。 黄锦眉头一挑:“陛下口谕。” 哗啦啦的。 朝阳门码头前,众人立即跪下。 而礼部和兵部的人也颇为意外,却又在预料之中。 皇帝今日能让黄锦出宫出城,在这朝阳门迎接携平定浙江道全境倭患之功的胡宗宪、戚继光等人,必然是有口谕旨意的。 胡宗宪、戚继光抱拳跪地。 “臣,恭请皇上谕令。” 黄锦斜觎向礼部、兵部的主事们,朗声开口道:“撮尔倭贼,侵扰东南年久,今此浙江道总督有方,将军有度,官兵悍勇,平定全省倭患,有大功于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