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臣,翰林院侍读、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裕王府世子侍读、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昌平治安司司正、行走随侍内阁兼办诸事,严绍庭。” “奏请陛下准允,降旨敕令皇子等,出府就近观地方军政臣民诸事,体察民情,知晓疾苦,以承陛下圣风,泽被天下黎庶。” 万寿宫大殿上。 严绍庭声音洪亮,不加任何掩饰。 然而。 殿内众人却是一阵呆滞。 在赞同册立太子,和反对册立国本的选择中。 任谁都不可能想到,竟然还会有第三个选择。 就连首议此事的张居正,亦是眉头皱紧。 想不到啊! 自己是一点都没有想到啊! 这等局面,竟然都能被严绍庭硬生生创造出了第三种选择。 让皇子出府就近观察军政臣民。 原本就屡屡被人抢先的礼部尚书严讷,当即忍不住了。 我们都在这里为了册立太子与否打的狗血淋头。 你严绍庭倒好。 生生弄出了第三个选择。 咱们这帮老少爷们狗头都打烂了,难道这血就白流了? 只是当严讷刚走出一步的时候。 严绍庭的声音却已经传了过来。 “严尚书,你先等等,下官还有话没有说完,你别急。” 刚踏出一步的严讷,顿时一愣。 抬头看向正目光暧昧的盯着自己的严绍庭。 严讷发誓。 若不是身在万寿宫,自己此刻就算是豁出去,也要将严绍庭给砍了。 这老小子想揍自己? 严绍庭接收到了严讷的眼神,心中不禁一笑。 严绍庭却已经是重新转身,看向上方的老道长。 见到这小子又重新看了过来。 嘉靖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自己是不想当儿子当上太子吗? 怎么可能。 若不是…… 不过严绍庭今天给他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顺着朝堂上这帮人闹起来的由头,让儿子能亲身去看看民间疾苦,这可是过去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对于臣子们来说。 让皇子出府体察民情? 那还要他们这帮臣子做什么? 依着这帮人过去的观念,皇子只需要坐在高堂之上,听取他们这些人的圣贤教化,然后就可以按照圣贤的要求,将权力赐予这些臣子,让他们去代行皇权王法,去治理天下。 皇帝的权力。 就是这样一点点被剥夺了的。 作为当了四十年皇帝的嘉靖,很清楚其中的弯弯绕绕。 甚至于他更加清楚,历代先皇都有过想要挑战这个无形制度的念头,但最终大多数都被这个无形的制度死死的压制着。 譬如那位孝宗皇帝? 嘉靖心中呵呵一笑。 孝宗? 就是因为啥啥都不会,啥啥都不行,但又能让臣子们都满意,所以才只能落一个谥号孝字。 这个孝到底是对谁去的。 嘉靖觉得都是两说。 他迎着严绍庭的目光,挥手笑道:“有话就说完,说东说西,就伱话多了?” 皇帝明着是在训斥严绍庭。 可落在严讷等人眼里。 再联系到今天严绍庭是跟着皇帝从内殿走出来的。 这分明越来越像是皇帝子侄的模样了。 不。 是比皇帝的儿子还要亲切! 不解和疑惑之外,大殿内又多了几缕醋意酸味。 若是有机会。 谁不想当皇帝的儿子? 当孙子都行! 严绍庭则是拿出了自己的老套路:“启禀陛下,本朝自太祖高皇帝开始,诸皇子少年时多居住于中都凤阳,体察民间疾苦,知晓五谷百业。 “等到诸皇子年长,便各有差遣,或在朝中办事,或是坐镇地方,统领兵马戍卫边疆。虽多有不法,时有情蔽,但皇子之中亦有才干。 天下万民,散布两京一十三省,皇子乃为天家宗室,陛下血脉,为天下人供养,又岂能不知天下人之五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