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 我严润物可没有空口白说。 连太祖高皇帝当年,都让儿子们各有差事历练。 现在不过是让当今陛下的儿子们,在就近的地方上看看民间民风,既继承了祖宗之法,又不违当下规矩。 合情又合理。 而严绍庭又继续说道:“朝野上下,文武百官,皆在言须要知晓五谷,体察民情,微臣一直便十分好奇,为何宗室皇子却不需要体察民情?” 这话已经是赤果果的了。 几乎就要将朝中那帮道貌岸然的清流们的脸皮给撕下来了。 某些人。 更是脸上一阵阴沉。 严绍庭又继续幽幽说道:“人而为人……” 他缓缓转动脖颈,扫向在场众人。 “难道有人是生而知晓万事万物?” “臣以为,这是不尽然的。” “千年前,中原人只知道西域丝绸之路,方才有了强汉盛唐,而今我们又知道了在海外还有诸多国度,可以为我中原带来无穷的财富。” “若今日陛下能准允微臣所奏微薄谏言,臣当再请陛下准允,日后我大明皇室子嗣,当务必皆要有体察民间,知晓疾苦之经历。” “皇室不知五谷,百姓疾苦五味,何以为天下亿兆臣民表率。身为皇室,自受天下臣民供养,也当知晓天下臣民。” 说到此处。 严绍庭停顿了一下。 随后转头看向了脸上一片铁青的礼部尚书严讷。 “严尚书,下官说完了。” 随后。 严绍庭这才退回到老严头身后,默默的颔首低头站定。 殿内。 一阵寂静无声。 严绍庭不光是奏请让皇子们就近体察民情。 还要让皇帝为将来的皇室子嗣们开一道可以出阁出府,走访民间的口子。 要反对? 需要! 能反对? 不能! 因为严绍庭从一开始,就已经将他们过去习惯于走的路给走完了。 这一副为天下亿兆黎庶的说法,一副为了天下苍生的派头。 谁能说反对? 严绍庭亦是心中暗笑。 自己光是为了在这帮人争着要不要册立太子的时候,哄一哄老道长? 光是为了让裕王能到昌平,然后潜移默化的变成自己想要他变成的模样? 他不禁想到了裕王府里的那个小屁孩。 只是这短暂的一瞬间。 严绍庭已经在脑海中,设定好了无数的课业,只等着小屁孩到了可以出阁学习的年纪,就可以一个个全部安排上了。 人们常说,张居正是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自己或许并不能工于谋国。 但一定要先工于谋身。 免得日后小屁孩雷霆一怒,自己全家嗝屁。 得要让小屁孩以后就算是雷霆一怒。 也只能怒一下。 上方。 嘉靖看着眼前众人一片沉默。 心中愈发想要放声大笑。 搅吧! 搅吧! 让你们继续搅。 他的目光不由看向严绍庭。 满朝上下,文武大臣十万。 独这孩子,是心中寄挂着自己,是能真正体察自己圣心的。 让裕王那孩子出府去地方上看看天下到底是怎样的。 百利而无一害! 朕的皇子。 大明朝未来的新帝。 又岂能是那笼中金丝雀? 嘉靖几乎是下意识的,省略了往日里逢事必先问询百官的习惯。 而是直接开口道:“好!” 他又觉得不够,当即再次出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