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嘉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他脸上的神色,明晃晃的暴露着他此刻的心情。 嘉靖目光深邃的看向在场众人,而后缓缓站起身。 “朕。” “也是亲临过战场的!” 台下。 严绍庭嘴角不由抽了抽。 就知道老道长不论什么时候,都能装起来。 而当初亲临昌平这件事,恐怕会被老道长提一辈子。 而在台上。 站在御桌后的嘉靖,带着满脸的自傲,双手按在御桌上:“朕亲临战场,亲眼目睹战场之凶残,清清楚楚的看到了我朝将士悍不畏死淤血杀敌的雄姿,更看到了这些儿郎们战后的伤残乃是何等凄惨!” 这番话一出口。 原本独居西苑几十年的皇帝,似乎突然就变成了一个整日里御驾亲征开疆拓土的马上皇帝。 虽然众人对皇帝人设的不经意间改变有些不适应。 但好在,嘉靖还在继续着自己的装逼之旅。 “正因如此,朕更清楚,书院里的这些医学生宝贵之处!” “那一日,朕的靴子上尽是将士鲜血,入目之处皆为儿郎残肢断臂。所幸,有这些医学生能临阵及时施救,虽有儿郎自此残疾,却终能保住一条性命,此乃大功德!” “若有可能,朕恨不得能多多的有这些学生投身军中,护我军中儿郎之周全!” 如果这个时候,大明朝的勋贵和五军都督府的人在场的话,定然已经是一片马屁和吹捧送上了。 皇帝一个爱军如子的名声,也定然是实实在在的到手了。 说到这里。 嘉靖目光扫视众人,开口道:“朕欲加李时珍为太医院院使衔,户部拨付钱粮供其教授医学生为国效力,诸卿以为何?” 太医院,在朝廷序列里算是一个特殊存在。 而太医院院使,不过正五品的官职,但却是太医院当家做主的人了。 皇帝要加李时珍太医院院使衔,自然不是要李时珍去太医院管事,但却是将天下医者最高的头衔按在了李时珍的身上。 至于说户部拨付钱粮,这都是小事情了。 书院里的医学生再多能多到哪里去,就算现在有一千个医学生要养着,一年也不过就那么点钱粮支出罢了。 可若这些医学生学出来后投身军中,所能带来的价值那可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几乎是同一时间。 万寿宫殿内,所有人口径默契统一的附议赞同此事,并且紧接着就是对皇帝发起了一阵猛烈的奉承攻势。 而在众人对皇帝奉承拍着马屁的时候。 人群中。 兵部尚书杨博,目光微微一动,看了眼始终都低着头的严绍庭。 他嘴角微微一笑。 前面这么多人将严绍庭那一桩桩功劳拧出来说事,如今还是得要自己将这件事给挑明。 不过想到刚刚袁炜说的书院医学生投身军中的事情。 杨博心中也是期待着的。 毕竟自己的站位是在九边,军中能多医学生,自然是好事。 于是。 杨博在周遭嘈杂的吹捧声中,轻咳一声,抱起双拳。 “启禀皇上。” “今日乃是例行御前会议,朝中内阁并各部司衙门,商定今年朝廷诸事。” “臣今日观之,只觉当下我朝可喜可贺!” “而臣更深以为然,如今我朝能有如此盛况景象,乃是皇上圣明之功,亦是内阁及朝中各部司同心戮力之劳,但更是严宾客智勇双全之大功劳所成!” “皇上常言,我朝赏罚分明。” “如今严宾客有大功劳于朝廷,臣以为朝廷当明旨褒奖严宾客。” “臣更认为,以严宾客之才,若外放于江南,以其经略江南各省财税民生人丁之事,定能使我朝盛况更盛!” 终于。 在今天整座万寿宫大殿都化身为夸夸神教的时候,杨博也终于是将那一层纸给当众挑破。 促成严绍庭南下为官!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