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原本满殿夸夸神教,随着杨博的提议,瞬间安静了下来。 礼部尚书严讷更是当即眉头一挑。 “杨尚书,以你之言严宾客于朝廷有大功,亦有大才,此时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又如何能使其离京为官,如此作为,岂不是本末倒置?” 不论严绍庭想要做什么。 严讷只觉得,自己就该反对。 反正老话不都说过了的,只要是对手支持的便是自己反对的。 只是当严讷说完后,徐阶却是眉头一挑。 他本已经决定不在这件事情上插手阻拦,甚至对严绍庭想要南下为官还带着几分期待。 不过这头。 面对严讷的反问。 杨博显然也是早有准备。 只见其面色从容不迫,侧目看向严讷。 旋即。 杨博便含笑说道:“严尚书或是久在礼部,不知南方诸事,有此言语倒也合乎情理。” 不阴不阳的一句送上。 倒是让严讷脸色微微一变。 而杨博却已经转过头,朝着皇帝拱手颔首,继续说:“皇上,当下我朝南方可谓是一日一样,日新月异。自嘉靖四十年始,朝廷在浙江、苏松两府定下增产丝绸行销海外的国策之后,南方各地纷纷响应,无论官吏军民商贾士绅,皆投身于此。 “仅杭州、苏州织造局织机,至今便已倍增,民间织机亦是越发增多,江南丝绸、布如今产量惊人,皆可行销海外。 “加之如今东南五省平倭之事已到关键,开海国策已定,水师战船不断下水。诸省总督、巡抚、巡按及总督海务大臣,皆以盛世我朝而勠力于南方各地。 值此众志成城之际,南方当有能臣梳清各方脉络,权衡各方利弊,防范于未然,使之南方各地、各司衙门往后能通力协作,东南、西南皆归于一盘棋。” 任严讷如何想也想不通,杨博竟然准备的如此充足,且句句在理。 只是若自己就此不说话,倒显得自己真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严讷微微张嘴,正要开口。 但徐阶却已经先他一步,抬头看向上方的皇帝。 “皇上,今年朝廷日子愈发好过,朝廷上上下下都是因皇上圣明之功而成今日之局。虽然今日诸位同僚皆在言,严宾客这些年是有大功于朝廷的,杨尚书更是提议让其能去南方委以重任。老臣觉得,倒不如我等都听一听严宾客自己怎么说?” 虽然自己对严绍庭要去南方一事没有太多阻拦。 但若是能在这个时候,探听出一些道道来,也算是能为自己提前做个准备。 随着徐阶开口,严绍庭也是目光看了过来,心中淡淡一笑。 这个老货。 当真是无利不起早。 不过在上方的嘉靖,却是笑着嗯了一声:“徐阁老说的在理,你们今天在这里说来说去,总得要听听严绍庭怎么说。” 说完后。 嘉靖又看向严绍庭,眼角带着一丝笑容:“朕向来赏罚分明,今日即便没有诸位阁老、尚书为你表功,你这些年在朝中所立的功劳,朕也是看得明白。徐阁老和兵部、礼部所说的事情,你有甚想法亦可尽管说来。” 严绍庭神色一凝。 他缓缓抬头,在众人注视下,慢慢的昂首挺胸。 “回禀皇上。” “于皇上而言,于朝廷而言。” “臣就是一根钉子!” 说完后,严绍庭停了下来闭上了嘴。 殿内却是一阵诧异。 钉子? 他严绍庭竟然拿自己比作钉子。 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 严绍庭便已重新开口:“皇上和大明便是那柄锤子,臣这根钉子若说有功,那也是锤子用力得当,让臣这根钉子扎对了位置。 “今日,朝中诸公皆言微臣有功于朝,但以微臣之见,不过是寸末功劳而已。 微臣即是钉子一枚,自当是皇上和朝廷要将臣钉在何处,臣便会在何处。” 正当众人还在思考着,为何严绍庭将自己比作一根钉子而不解的时候,他却已经将这番话做了解释。 听完这番解释。 万寿宫殿内,生出一股怪异的气氛。 众人无不是目光暧昧的看向严绍庭,眼里透着一缕缕的精光。 都是在朝为官多年的人,可谁能想到,竟然还能将为官之道的话说成这个样子。 这话都被说成了! 瞧瞧这位怎么说的? 钉子有功,是因为皇上和朝廷这把大锤敲的好。 需要他这枚钉子在哪里,他就扎在何处。 这话说的多漂亮,而且还不带半点谄媚奉承之意。 当作为当事人的嘉靖,更是脸上憋着笑。 可他那双盯着严绍庭的眼睛,却是不断的闪烁着亮光。 这等人人爱听的话,他又岂能免了俗。 不过。 嘉靖却还是佯装不悦,瞪着眼道:“难道在你眼里,朕便就是把锤子?” 严绍庭默默的在心中翻了个白眼。 这老道现在心里指不定有多高兴,却偏偏要在面上装成这样。 他只好躬身捏着鼻子道:“皇上乃是执掌乾坤大造化,自可化身万物。” 听闻此言。 嘉靖终于是眼角抽抽了两下。 他连忙伸手打住严绍庭接下来的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