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婚媒(2)-《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1/3)页

    毋容置疑,赵普、范质、寇准、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是名相,但获得“圣相”之美誉的却是李沆。

    李沆是赵恒的老师,宋朝时皇子的老师叫翊善。

    翊善的解释是:辅翼人之善行。

    唐朝时太子官属有赞善大夫,北宋改为翊善于亲王府置之;掌侍从讲授。

    北宋著名的翊善恐怕要数李沆和姚坦,李沆是襄王赵恒的翊善,姚坦是益王赵元杰的翊善。

    姚坦性格强直固执,益王赵元杰曾经在府院内造作假山花费资金过百万。

    落成之日,召其宾客幕僚庆贺,宴酒共观赏。

    唯独姚坦俯首不看,益王强迫他看,姚坦说:“见到的是血肉山啊!那里是假山!”

    益王赵元杰大惊,问其中缘故,姚坦说:“我在田舍的时候看见州县催科,逮捕平民父子兄弟送至县衙鞭笞遍体流血;这座假山都是农民的租税所建成的,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

    当时宋太宗处也在建筑假山,听到这件事之后就停止建造把假山毁掉。

    益王赵元杰稍有差错,姚坦即诋言丑语,故王子很鄙视他。

    宋太宗曾经告诫姚坦:“元杰知书达礼,亦足为贤王矣。少不中节,亦须婉辞规讽,况无大故而诋讦之,岂裨赞之道耶?”

    益王身边的人也教益王装病而不上朝廷议事。

    太宗派人去探病,可是都说病未愈;算来益王的病情已超过一个多月还未见好,太宗很是担忧。

    于是,召见益王的乳母询问详情;乳母回答:“益王本身无病,皆因为姚坦的管教严励,益王总不可以自由活动,闷闷不乐,所以称病。”

    太宗听了之后很生气,说:“吾选端士,辅王为善。王不能用规谏,而又诈疾,欲使朕去正人以自便,何可得也。且王年少,必尔辈为之谋耳。”

    便命人将益王拉至后苑罚打数十杖。

    太宗为此事亲召姚坦,对其安慰:“卿居王宫,能以正为群小所疾,大为不易。卿但如是,勿虑谗间,朕必不听。”

    宋太宗“烛光斧影”中阴鸷毒辣,可在教育子女遴选良师,对良师尊敬方面的做法还是值得称道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