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王府(7)-《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3/3)页

    对于坊间传说的宋太宗不正当登基的传说,赵光义加强了大宋朝不为人知的特务机构——皇城司。

    皇城司就是明朝朱元璋的锦衣卫,这样的特务组织,在华夏历史上不管哪朝哪代都有。

    宋朝的特务组织——皇城司直接归皇帝管辖,皇城司的主要职责是护卫皇帝,监视百官。

    皇城司是文官编制,不属三衙管理;而是直属于皇帝的近臣,其首脑大都是宦官。

    皇城司除过护卫皇上、监视百官的职责外,那就是刺探民间百姓对朝廷的不满言论;一旦发现,秘密处死。

    皇城司的前身是太祖时设立的武德司,当时就派人四处刺探,甚至远及四川。

    宋太宗时改名皇城司,后又下旨禁止皇城司逻卒出京城活动;从此后一般无特命皇城司只在京内活动。

    皇城司的人员也分两部分,一部分称亲从官,管警卫;另一部分称亲事官,也称察子,这些人就管在京城各处,下至花街柳巷、上至政府大臣,探听大小消息。人数也从最初时的几十人发展到最多时的七千余人。

    亲事官侦察的范围大概分以下几种:

    1、监视军队。通常在京的驻防军甚至殿前诸班中都有皇城司的探子,记录每天的活动情况详细上报,必要时采取紧急措施。比如仁宗时,军人桑达等人喝醉了酒,说了一些大不敬的话,立即被皇城司逮送开封府,不久处死。

    2、侦察民间议论。宋神宗变法,朝廷动荡,谤议朝政者大有人在。皇城司逻卒四出,凡听到谁议论朝政者立即逮捕,前后为此下狱者有数万人之多。甚至当时规定探事卒每十天最少要抓到一个,否则就要被打板子(好象现在交警的罚款任务)。

    3、侦察官员的活动。这部分官员很多,从王亲国戚以至诸司仓库,都有固定的人负责监视。有时,皇帝还会派给一些临时任务。比如,太宗时,怀疑京郊粮仓官吏作弊,就派皇城司人化装潜入侦察,果然有贪污情事。

    4、防备敌国。宋朝积弱,北宋时与西夏、辽国、南宋时与金国都有邦交,互相渗透刺探的情况很多。皇城司就负责这方面的安全工作。。

    5、宋制,官员出使辽国或金国,都有皇城司的官员陪同;辽国或金国的使臣来到宋朝,也由皇城司参与接待。

    见于记载的,就有真宗时皇城司曾经发现一个商人是辽国间谍,遂逮捕并法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