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王府(9)-《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3/3)页
雁门关失利的消息传到辽景宗耶律贤耳里,耶律贤大怒;重振旗鼓后对雁门关发动第二次袭击。
耶律贤一面命令河北地区辽军开始佯攻雁门关,另一方面任命西京大同府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为统帅,率10万铁甲骑兵南下进攻雁门关。
辽军一路势如破竹,沿途宋军一触即溃;不久辽军前锋抵达北方咽喉雁门关,关系北宋存亡的雁门关保卫战又一次拉开序目。
强敌来袭,担负雁门关防御重任的杨业立即向驻守太原的北方防务主管潘美紧急求援。
作为久经战阵的开国名将,潘美对杨业的危局比谁都清楚;但问题是他虽身兼要职管辖着北方驻军,却只能眼巴巴看着辽军袭来而无能为力。
原因很简单:潘美没有对属下军队的临阵指挥和调动权!
作为宋朝一系列压制武将的政策的“创始人”宋太宗赵光义才有调动军队的权利。
赵光义为达到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创造性的发明”了“阵图”这种被后世当作笑柄的东西。
大凡领兵作战的将领,赵光义都会事先煞有介事的授其一份已经画好的“阵图”。
大到出征后该如何行军、布阵、出击,小到军队该如何扎帐篷。
皇帝陛下在“阵图”中都有明文规定,统兵将领们要做的就是跟木偶一样按主人意愿行事。
不管前线有什么变化,甚至于即便是明知道按“阵图”作战必死无疑;将领们也必须一丝不苟的去执行。
这种做法让后人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但确实是史实;而且重要将领尤其是边境重将,只有统兵权但没有调兵权。
想调动兵力必须请示皇帝批准,否则就是“抗旨谋反”的灭族之罪。
而且在重要将领尤其是边境重将身边,都伴随有一位皇帝亲自任命的文官“监军”。。
这些文官“监军”都是皇帝绝对信赖的,对军事行动拥有最高决策权。
监军身边还拥有千余名皇帝分派的禁军,一旦将领的行动与“圣意”相违背;“监军”有权当即逮捕甚至是处死将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