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追杀(5)-《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1/3)页

    宋太宗打坐在垂拱殿的龙椅之上,脸色凝固成一块铁;两个时辰前他在观稼殿派遣大内总管蓝采和带领皇城司的四大高手蒋青、沈阳、韩飞、杨广以及30多个兵卫赶去襄王府擒拿刘敏。

    蓝采和带人离去后赵光义还不放心,又让掌印太监王继恩带领200禁军前去支援。

    擒拿一个刘敏,宋太宗派了两个最相信的人;还带那么多的兵卫,足见他对刘敏这个人的重视。

    难道不是,刘敏要真是刘谟的女儿;那么她就要是宋太宗侍卫总长李旻的骨血,李旻被宋太宗下了油锅;李旻的姑娘倘若进宫,一定会为她的父亲报仇雪恨。

    刘敏一旦跟赵匡胤的后裔联起手来,那么他赵光义苦心经营的子孙千秋万代计划还不会成为泡影。

    这样的情状,不禁使宋太宗想起唐太宗李世民和武则天的故事来。

    武则天最初是李世民的才人,唐太宗纳武则天为才人纯粹是政治需要。

    武则天父亲武士彟是一个很有钱的商人,资助过李渊李世民父子;并且在李渊起事过程中发挥过关键作用,后来随李渊攻下长安称得上是唐朝的开国功臣。

    李世民为了感谢拉拢武家,在武士彟去世后的第二年把武则天选入宫中,赐封才人。

    唐太宗的这种做法,与他建凌烟阁,画二十四功臣像的做法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一种政治考量。

    由此可见,唐太宗不会是因为喜欢才娶武则天。

    武则天虽然年轻,但并不一定貌美;历史上从来没有武则天“貌美”的记载,至少说她不是国色天香那一类;不会让成熟男人李世民看一眼就丢不下。

    李世民给武则天赐号“媚娘”,这个“媚”字,并不是美的意思,只是说武则天表现得很可爱。

    当然同时也有一些贬义,因为古代一贯都说“狐媚”,“媚”字还有迷惑人的意思;成熟男人李世民当然不可能被武则天迷惑。

    李世民是一个在战场上走过来的文武双全的干才,又是一个目光卓远的出色政治家。

    李世民喜欢女人,又能够把握分寸感;知道内外有别,又贤明,还能对他在政治上有帮助的长孙皇后才是她需要的女人。

    对一个“媚”的女人,武则天当时在唐太宗面前不少次地表现出“媚”态;应该说李世民不会喜欢。

    武则天积极、主动地对李世民投怀送抱,但是效果不明显;用“媚”想要获取李世民青睐但办不到。

    武则天的真实目的是想上位,她一直迎合李世民的趣味;但和李世民不对眼。

    武则天先是采用“媚”的方式,后来“媚”的效果不明显后她又换了一种方式,那就是表现自己的政治才干。

    武则天在积极地向长孙皇后学习,但因为地位问题除了学习长孙皇后的政治才干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

    从“驭马”的故事就可以看出她要表现自己的政治才干,这种政治才干似乎不是一个女人该表现的方式。

    所以,李世民只是夸奖了她,但是,也许从此更加提防她,疏远她;可能正是李世民看穿了武则天的野心才对其有所提防。

    武则天不是一般女子,在李世民跟前用尽手段没有获得上位的机会后;知道只要李世民活着她就不会有希望,便就停止了奋斗把目标转移到太子身上李治身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