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皇储(20)-《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2/3)页

    公元984年10月,赵光义诏隐居华山的高人陈抟入朝,待他十分优厚;而且当面对宰辅大臣说:“陈抟独善其身,不干求权势和利禄;是超然于世的人啊!”

    赵光义说完这些话,派人将陈抟送到中书省(宰相办公的地方,秉承皇帝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

    这时候的宰相是宋琪、李昉,宋琪等人见世外之人陈抟仙风道骨;便就从容地问他:“先生得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教人吗?”

    陈抟说:“我陈抟是山野之人,于世事无所用,也不知道神仙炼丹方面的事,也不懂得呼吸吐纳的养生之道,没有方术可以传授。即使白日升天,对于世道又有什么补益!当今皇上龙颜秀异,有青天白日之仪表,博通古今,深明治乱之道,真是有道的仁圣君主啊!正当君臣同心同德,兴教化以达到国家大治的时候,勤行修炼,没有比这更好的啦!”

    宋琪将陈抟的话上奏赵光义,赵光义对陈抟更加器重,赐号“希夷先生”。

    陈抟是历史上有名的隐士,可他却在宋琪这些大臣面前将赵光义美美夸耀一番;不能使人怀疑这是事先安排好的。

    赵光义正需要陈抟这人的隐士给自己吹嘘卖牌,果不其然;陈抟来汴梁溢美之词不久,赵光义便打算效仿秦始皇、汉武帝上泰山举行封禅仪式;只是乾元、文明二殿遭灾,赵光义泰山封禅才没有进行。

    赵普的思维飞快地运转着,他努力平复内心的惊惧;揣摩着赵光义的心思,思考应对策略。

    重压之下,他又找回了权谋高手的本色,沉默片刻后,赵普微微抬起头来,字斟句酌地说出了十一个字:“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这十一个字可谓字字珠玑,用白话文讲就是:太祖赵匡胤已经做错了,你怎么能再做错呢!

    赵普的这个回答实在是太绝了!说赵匡胤做错了,等于否定了“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言下之意,你赵光义就不用再传给赵廷美了。但又说错误是赵匡胤犯的,等于说赵光义的皇位确实来自赵匡胤的传授,一点毛病都没有。

    赵光义对赵普的态度非常满意,经过这一问一答;两人此前的敌对关系已经大大释解,算是合作意向达成;接下来就可以谈一谈具体的合作条件了。

    不久之后,赵光义主动召来赵普,告诉他一件绝密事宜:有人可能要谋反作乱!

    赵光义口中的某人,是指弟弟赵廷美。

    赵德昭和赵德芳死后,赵廷美成了最尴尬的人,如今,他已成了赵光义传位儿子的最后一个障碍。

    赵廷美表面上地位尊贵,其实已经受到了兄长的猜忌,人人对他避而远之,每天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客观地说,赵廷美落入这番处境很冤枉,他只比赵德昭大四岁,当两个兄长在前面奋斗的时候,他还是个孩子。即便当上开封尹后,他也是安分守己,更谈不上什么政治野心。

    但是,权力斗争就是如此残酷,身份地位决定了他注定不能从政治漩涡中全身而退。

    太平兴国六年,有人向赵光义告发了赵廷美,赵光义又把赵普叫来,问他该怎么处理好。

    赵普明白,这回该轮到他开出合作条件了,他一字一顿地回答道:“臣愿备枢轴以察奸变!”

    “枢轴”是中心的意思,整句话直译过来就是说:我想进入权力中心,以便帮助你防备奸臣作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