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西征(23)-《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1/3)页

    昭武校尉王千帆率领200名丰禾仓官兵在梁鼎、火水牛、王阳、赵季四人带领下向湋河川道急急而赶去。

    走到斜插北岸的硬沟套跟前,忽见前面走来一帮人来;你看这帮人怎个装扮:披甲戴盔,虎视眈眈;每人手中都有一把突厥弯刀。

    突厥弯刀中原军队很少佩带,却是草原游牧族的必备兵器;草原游牧民族尊称匈奴为先祖,而匈奴诞生在秦汉年间;曾经是中原王朝的劲敌。

    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了华夏后为了对付不断骚扰边境的夷狄,动员全国民力修筑了长城;还派心腹大将蒙恰和皇太子扶苏在北地驻扎防守。

    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对边患不断的匈奴发起了惩罚性的征,卫青、霍去病甥舅俩无愧于华夏民族的精英;率铁蹄在茫茫大漠对匈奴发起前所未有的大反击。

    但汉武帝只是赶走匈奴却没有消灭,他的曾孙刘病已;这个一出生就被祖爷爷关进监狱的百病缠身者却青出于蓝而胜于,即位第二年就发16万大军对匈奴进行决胜性的清算;将汉家疆域北扩至北冰洋,东至九州半岛,南到印度支那,西到里海的广大疆域;面积达2560万平方公里;是华夏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

    刘病已就是大名鼎鼎的汉宣帝刘询,刘询创造了华夏有史以来最大的疆域;让外交家常惠在西域立了一通石碑名曰“定胡碑”。

    定胡碑的出现,使匈奴人折服了大汉,大汉显现出华夏民族不可侵犯、骁勇善战不可战胜的威力和势态。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汉宣帝朝大将陈汤吟唱出的天籁之音。

    匈奴消亡后出现了突厥,接着又是鲜卑、羌、契丹,这些游牧民族跟匈奴有千丝万缕的承接关系,均称是匈奴后裔。

    匈奴的后裔发展到唐朝出了一只劲旅——突厥,突厥人的冶炼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制作出来的突厥弯刀成为日后族群的杀戮利器。

    梁鼎见迎面而来的士卒手拎突厥弯刀,慌对身边的指挥使昭武校尉王千帆道:“王大将军,前面来的队伍是契丹鞑子!”

    梁鼎冷不丁的话语使王千帆惊诧不已,赵季接上梁鼎的话道:“我们奉敏姑娘,不,奉征西招讨使卢成玉大元帅的命令赶来丰禾仓报讯;就是通告大将军契丹鞑子来袭朝廷粮仓的事,没想到他们来得这么快!”

    王千帆听完梁鼎和赵季的禀报,定了定神向前看去;果然见六七十人的队伍扬长而来,士卒们人人雄壮,个个剽悍,手中的突厥弯刀在阳光的照射下辉放着刺眼的光。

    王千帆沉吟一阵看看周围的地形,立即命令200兵士抢占硬沟套有利地形隐蔽起来。

    札幌伊盟65人侥幸从鹦鹉洲上的小木桥过湋河后却犯了晕,不知道赵元佐的具体方位在那里。

    札幌伊盟和手下几个小头目紧急商议,一个小头目道:“于越大天王让我们从东边包围宋国太子赵元佐,可能是形势紧迫没有太讲明白具体方位;不过小人以为,宋太子会在我们西边!”

    札幌伊盟见小头目说得是是而非,冷哼一声道:“你这模棱两可的话等于没说……”

    说言未了,便见瞭哨来报;说前面沟套里有人头移动好像是宋军。

    札幌伊盟一听,立即断定这是宋国太子赵元佐的人马;神情立即亢奋起来,将手中的突厥弯刀向前挥了一挥下达了进攻命令。

    札幌伊盟率领的65人全是铁林军,铁林军在马上是爷;下了马却只能做孙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