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西征(23)-《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2/3)页
但札幌伊盟想抢占头功,命令兵士肆无忌惮地向硬沟套冲杀过去。
王千帆见契丹鞑子冲杀过来,命令兵士隐蔽在草丛树林中用弓弩杀伤敌人。
北宋的弓弩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兵器坊的能工巧匠用多年的经验创造出了弓弩类远射武器的巅峰之作——三弓床弩。
三弓床弩又被称为八牛弩,宋朝人把这种威力巨大的大型弓弩称为床弩;一架弩炮往往联装两张弓或三张弓,利用多弓的合力发射箭矢,劲力胜于以前的所有弓弩。
三弓床弩射程为1500米以上,强弩发射一发箭矢单是上弦就需要百余人采用人力绞轴张弦;而发射就需要7人之数。
当然三弓床弩是大型弓箭,惯常用于守城;长途奔袭、短途鏖战很少使用。
三弓床弩被世人称为一枪三剑箭,外形像标杆枪似的;三片铁翎就像三把剑一样,看着也吓人。
三床弓弩相当于后世的火炮,但火炮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500公里比三弓床弩高出一百倍;如果说三弓床弩是火炮的先祖还讲得过去,因为火炮就是在三弓床弩的原理上发展起来的。
三弓床弩的瞄准和发射必须有专人负责,需要强壮的大力士用巨型斧头砸下作为发射弓箭的机关来完成床弩的发射;这类士兵被称为床子弩手。
三床弓弩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放长枪似的巨箭,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瞅准敌军时一下子发射出去。
三弓床弩还可以发射攻城专用的箭,箭支如果是标枪的话;射程之内发射可以直接钉入城墙里面,成排成行的箭牢牢的钉在城墙上;攻城士兵可以藉此攀缘而上攻占城头。
公元1004年的辽宋澶渊之战,宋军在城楼上安设了多台床弩;应对辽军攻城的时候巨大的床弩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宋朝的床弩手一箭矢正好射中辽军主帅萧挞凛,承天皇太后萧卓得知后放声大哭;因为萧挞凛是她此次征宋的王牌,萧挞凛被宋军的床子弩射死;辽军已经完败了一半。
明察秋毫的萧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跟宋国订立了《澶渊之盟》;从此宋辽边境和平了一百多年。
王千帆的部队没有带上床子弩,但200多名将士手中拎的全是北宋时期的杀敌利器——连击弩。
连击弩是诸葛弩的改进,机关扣动一次可以射出十支弩箭;杀伤力巨大。
连击弩由弓、弩臂、弩机三个部分构成:弓横装于弩臂前端,弩机安装于弩臂后部。
弩臂用以承弓、撑弦,并供使用者托持;弩机用以扣弦、发射。
使用时将弦张开以弩机扣住,把箭置于弩臂上的矢道内瞄准目标;尔后扳动弩机,弓弦回弹,箭即射出。
弩箭有方头的(方镞箭)、角锥头的、梯形的等,有的带倒钩。
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战国时期的弩机已经可以和近代的来复枪相媲美,组见华夏军事文明的超前和辉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