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迁都(2)-《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3/3)页

    陈尧咨按捺不住,扬扬手臂道:“寇准不要仗势欺人,为兄尧叟提出迁都成都有何不好,你却说要杀他;还揶揄讽刺皇上!”

    顿了一下神情亢奋道:“要杀的应该是寇准,下官问你:你现在是宰辅,皇上把枢密院的军务也交给你搭理,可你却扣押前方送回的军情塘报;是不是要跟萧太后里应内合夺取大宋江山?据悉你最近一直在辽国使馆门前出现,是不是早就做了契丹人奸细!”

    陈尧咨冷不丁提到辽国奸细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话题,算是捅了马蜂窝。

    陈尧咨的话音一落,便见呼延瑾儿三脚两步冲到他跟前一把揪住其衣领拎了起来狠狠甩在地上;陈尧咨摔了个屁股蹲嘴里吱吱呜呜呐呐着:“你……是……何人……”

    “奴家是你娘呼延瑾儿!”呼延瑾儿毫不顾忌地喝喊一声,又是一把抓起这厮眼睛狠狠瞪着他道:“擦亮汝的狗眼看清楚喽,说寇相爷是辽国奸细,这样的话你也诌得出来!”

    呼延瑾儿这一下马威的动作,使满朝文武大臣傻了眼,真宗皇上更是措手不及;慌对一旁的宦官张迪道:“张公快去阻拦,不要在朝堂上出了人命!”

    呼延瑾儿之所以护着寇准,那是爷爷呼延赞老将军临终前在他面前念道的:“大宋朝真正的忠良属寇莱公没有第二个人,但寇莱公生性豪爽,口无遮拦;得罪了不少朝廷大臣,那些大臣恨不能将寇莱公置于死地而后快!”

    呼延老将军的话融化在呼延瑾儿的血液中,落实在呼延瑾儿的行动上;陈尧咨竟然莫须有地杜撰寇准是辽国奸细,呼延瑾儿哪里还能按捺得住;现将陈尧咨甩一个鸡娃子再说。

    张迪是大内高手,得到皇上的敕命,一个飞旋落在呼延瑾儿和陈尧咨跟前将两人择开来和事老道:“呼延姐儿别这样……这里朝会……岂能动手……”

    张迪说着抓住呼延瑾儿一只胳膊举起来对满朝文武道:“这位呼延姐儿是呼延赞老将军的孙女,也是大皇子的夫人;已经为皇家孕育了两个男丁,赵天一和赵万一。”

    张迪这么一说,满朝的文武大臣又一次瞪直眼睛。

    张迪有意抬高呼延瑾儿的身价,是想在气势上压压王钦若和陈氏三兄弟的气焰。

    陈氏三兄弟是满腹经纶的朝廷命官,本应属于北方,可他们自诩南方人跟王钦若走到一起。

    奸诈狡猾的的王钦若在朝会未开始前,就将寇准的五大罪证向南党方面的人透露了;可一心扳倒寇准的王钦若没敢在朝堂上公开寇准的五大罪证,陈尧咨、陈尧佐、陈尧叟三兄弟却做了王钦若的枪。

    陈尧咨记着王钦若给他讲的寇准在辽国使馆门前出现,可能已经做了奸细跟辽国萧太后里应外合夺取大宋江山,便像一门小钢炮“嘟嘟嘟”打了出去,没想到却被硬核呼延瑾儿甩了个狗吃屎。

    陈尧咨从地上爬起来不依不饶,可听说呼延瑾儿是赵元佐的浑家;气势上先软了许多,但他唆使大臣们起哄的本事还是有的;因此暗示相好的大臣吵嚷。

    朝堂上士子激辨的情状,恐怕只有真宗朝才能出现;当然也包括接下来的仁宗朝。

    真宗、仁宗两个皇帝是历史上公认的慈善帝王,两人在位时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善待大臣和百姓;但对夷狄却表现得无能为力,采取的是金钱买平安的政策;殊不知一升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游牧民族的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你给他一银他想的却是一紧;得蜀望陇是化外夷狄的秉性。

    北宋王朝除过真宗、仁宗父子皇帝外,后来的继任者连士子议论朝政都听不到耳朵里面去;满身全是朱元璋的屠夫气,文艺皇帝赵佶就是最好的实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