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皇后临朝(4)-《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3/3)页

    宋真宗要在宫城营建玉清昭应宫,左右近臣上疏劝谏。真宗召问,丁谓回答道:“陛下有天下之富,建一宫奉上帝,而且用来祈皇嗣。群臣有沮陛下者,愿以此论之。”从此便无人再敢劝谏。大中祥符二年(1009),宋真宗命丁谓为修玉清昭应宫使,又加天书挟侍使、总领建造会灵观、玉皇像迎奉使、修景灵宫使、天书仪卫副使,还曾奉旨摹写天书刻玉笈。丁谓做这些事可谓是尽心尽力。玉清昭应宫计3600余楹,原估计二十五年建成。丁谓征集大批工匠,严令日夜不停,只用了七年时间便建成,深得皇帝赞赏。赐宴赋诗以宠其行。

    丁谓不顾国家与百姓的利益,一味迎合皇帝,并给皇帝出坏主意,自然会遭到正直之士的反对,名臣寇准对他谄主媚君尤为痛恶。于是,丁谓罗织罪名极力排挤,寇准被罢相贬官。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

    刘太后将丁谓的人品回味一番,立即下诏;雷允恭被诛,丁谓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司户参军;四个儿子全被降黜。

    丁谓贬官至死共计十五年,在崖州三年多,在雷州五年多,在道州近四年,在光州大约三年,其“流落贬窜十五年,须鬓无斑白者,人服其量。”

    明道年间(1032——1033),授以秘书监致仕,准许定居光州(今河南省潢川)。景祐四年(1037)闰四月卒于光州,归葬苏州城西华山习嘉原。

    丁谓被罢相,可是他的才情却不会被人遗忘。

    真宗年间的一个秋天,皇上在开封府太清楼设宴款待群臣。

    酒过三巡后,真宗对杯中酒突然来了兴趣,问道:“各位爱卿,可知开封府内何处的酒最好?”

    宰相寇准站起身回道:“回万岁,‘南仁和’的酒最好,如今万岁正是用此酒宴请群臣的。”

    真宗点了点头道:“正是!但不知哪位爱卿知道,李唐时期一升酒是多少钱呢?”

    一时间在座群臣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都哑了声。真宗不高兴了。

    “万岁!”这时角落中站起一人说道,“臣知道,李唐时一升酒是三十钱!”

    真宗上下打量着那人,见是丁谓,于是绷着脸问:“你如何得知?”

    丁谓慌忙答道:“臣身为谏官,非常喜欢诗圣杜甫的诗歌。臣记得,杜甫曾诗曰:速来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一斗等于十升,故推算下来便是三十钱。”

    真宗不由大赞丁谓,又问:“爱卿如今官居何职?”

    丁谓答:“官任大夫。”

    真宗斩钉截铁地说:“爱卿博学多闻,又兼有辅佐君王之能,大可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各位爱卿可有别议?”

    “万岁三思!”宰相寇准站了起来,“宰相者,需行为有度。丁谓善于阿谀奉承,不可为相。”

    说到这,便讲出了丁谓的一件事。这件事,创造了半个成语,即“溜须拍马”中的“溜须”。

    寇准讲出这件糗事,丁谓慌忙走出跪倒说道:“万岁,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真宗点了点头。丁谓说:“臣认为,一国宰相,仪容举止即国家形象。寇大人吃饭时,胡须沾上了米粒,臣去溜须,那不是在为寇大人溜须,而是在维护我大宋国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