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306章见个真章吧!谢宏的决断 严嵩在京中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其实也不是那么绝对的,官场上可以攀附的关系很多,只要有心,总是能找到些渊源的。.. 左都御史张敷华跟严嵩就有同乡之谊,两人都是江西人。 因此,严嵩走投无路之下,也不止一次上门求见,试图攀攀关系,从乡党那里获得些援助。虽然每一次都被拒之门外,可他一直没抛却这一丝希望,即便在言潮大起的时候,他也没中断上门拜见的举动。 张敷华是肯定不会见他的,严嵩在士林中已经成了仅次于唐伯虎的可厌人物,谁沾上谁不利,张大人自不会自找不自在。 可有同乡的名分摆在这里,张大人也欠好把事情做的太绝,因此对严嵩登门的举动,张家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接见外人的时候也不是很避讳他,究竟结果张大人要撇清关系,拒同乡于门外的事也是要做给旁人看的。 翰林院的庶吉士与其是在书做学问,还不如是在为当官做准备,实际上庶吉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熟悉政事,所以有一个观政名头。若是有心的话,自会背背朝中的英雄谱,以便加深对朝中局势的理解。 能成为名扬后世的权相,严嵩固然是个有心人,虽然他现在还年轻,可是他缺乏的只有阅历,而不是心性。 于是,他在张府侯立的时候,貌似诚恳求见,实际他却用了相当多的精力去辩白来拜见张敷华的人,并且结合朝中局势的转变,加以阐发。 很快他就发现了不寻常的处所,言潮开始前,来拜见张敷华的官员都是江南士子;而最初引领言潮的也都是江南身世的御史!因而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谜底:这场言潮是江南士子策动的! 有了这样的推测,他又悄悄的跟踪了几次这些江南官员,结果发现这些人在拜见过张敷华之后,多半会再去另一个处所,那就是谢府——称病不出的大学士谢迁府上! 这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除让严嵩对朝局的波诡云谲倍生感叹,也让他从中窥见了机会,那就是投靠谢宏的投名状! 因此,才有了他今天的这番举动。 “哦?”谢宏面色如水,其实不为严嵩有些故弄玄虚的问题所动。 反却是严嵩有些紧张,因为谢宏眼神变得更加锐利了一些,他顿觉头皮有些发紧,他也不是没见识过谢宏的气度,那场经筵留给他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那时谢宏无论是答题还是出题,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自在模样,配合他不俗的外表,倍显气度不凡。 但严嵩还是没想到,面对这桩涉及到了生死荣辱大事,谢宏依然能如此淡定,实在让他叹服不已,他也是完全想欠亨,谢宏一个少年,究竟是如何历练出来的这等心性。 惊叹过后,他投靠的念头更是坚定了几分,若是谢宏是个遇事便慌张的主儿,那这场大劫难他到底能不得过得去,还是个问题呢,自己的前途就更是没有保障了。 严嵩一躬身,恭恭敬敬的把他看到的,以及总结出来的结论解释了一遍:“大人明鉴,以下官管窥之见,此番乃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