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吏治,就是要不停地反腐,将贪官揪出,以震慑蠢蠢欲动者。 一旦有松懈,害虫很快就会滋生。 地方官吏精挑细选一批蛮夷诸胡,在长安的大学学习。 波斯王国的文坛领袖阿费夫,带数百各国学者、工匠、文人,于去年五月到达长安。 逗遛两月后,前往洛阳到智慧宫。 这些都是波斯以及天竺诸国的顶级人才。 智慧宫,可不是大学。框架建立以后,再想入智慧宫,不仅早有成就,还要有考察。 大唐的学者,也开始向智慧宫聚集。 以洛阳中心,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和大运河。 智慧宫的成果,第一时间将在中原、河北、山南、江南、淮南等地区发展。 李瑄不希望用鼎盛的国家去养两座城市。 最好每一个行省,都要有一座中心城市,一座副中心城市。 而且李瑄知道,一旦大航海开启,工业革命开始。 大唐作为攻击的一方,作为执旗手,一定要在沿海布局。 “启奏陛下,前段时间,有工匠向工部的工匠司献上棉布,他制作一种棉花织布机,可以将棉花快速织成布。陛下有诏,任何发明都可以拿到工匠司验证,如果可以推广,能够福泽百姓、提升军队战力,都会有重赏,甚至可封爵位。” 宰相们向李瑄汇报完毕工作后,工部尚书崔光远出列向李瑄禀告道。 “待先帝七日以后,朕会查验。若可达到朕心中预期,当有重赏。” 李瑄心中抱有期待。 棉花的问世,使棉布非常有性价比。 西域有些国家会献出棉布。 但他们的织布效率太差,不适合推广。 李瑄知道棉织布机构造复杂,如果能改良织布机,专门将棉花织成棉布,对大唐有划时代的意义。 丝绸,在某些情况下,不一定有棉布好用。 现棉花已经在河南、山西、河北、湖北、齐鲁等普及。 其他省份也在试种。 五年内,棉花将开满大江南北。 虽然李瑄知道棉花织布机迟早会被工匠捣鼓出来,但没想到这么快。 “回陛下,还有一些工匠有数学、机具之类的东西,臣不甚懂得。但觉得别具一格。” 崔光远只觉得织布机很实用,他亲自观看过织布机织出的棉布,完全可以裁成衣服,还可以染上鲜艳的颜色。 在李瑄的诏书中,不光光是发明工具,连数学、天文、地理之类,甚至证明某种石头,有特殊的用途,都可以作用“发明”,向工匠司报备。 李瑄废除工匠贱籍,废除商人市籍。 使李瑄在工匠、商人心中,如同上苍。 他们对李瑄“发明赐封爵”的诏书,深信不疑。 哪怕只得到一个男爵,对原本是贱民的工匠来说,光宗耀祖。 工匠们怎么会不努力呢? 只要有一点奇思妙想,都会拿到工匠司。 地方上的匠人,可以禀告地方官吏,由地方官吏上呈。 发掘“工匠”,如果工匠封爵,也视为地方官吏升迁的依据。 再不济,地方官府也得给这些匠人盘缠,让他们来长安试一试。 “朕已知晓。待朕去工匠司时,一并观看成就。” 李瑄回答道。 种下的种子开花结果,李瑄惊喜不已。 哪怕只是平常之物,甚至没有丝毫用处,李瑄也会鼓励其继续发挥奇思妙想。 “启奏陛下,自开元十九年以来,设立太公尚父庙,以周代军师吕尚为主祭,汉代留侯张良为副祭,还有十位名将配享。” “陛下西收河中,复波斯;北灭回纥;西南灭吐蕃;南抚南诏;北东灭渤海、室韦、靺鞨,降契丹、奚、铁勒,又平定安贼叛乱,万国朝拜……臣认为当前国家武备已足,当建立武庙,重新列周代以来的名将。主祭与副祭依旧,原十名将为十哲,再增六十四名将祭祀。” 颜真卿站出来,向李瑄上奏道。 文人想法很多。 大唐不应该只有文庙,还要有武庙。 原本的太公尚父庙中左列为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武乡侯诸葛亮,唐卫国公李靖,唐英国公李勣。 右列为汉留侯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楚令尹吴起,赵望诸君乐毅。 在这个时代,这十位是文臣武将心中最佩服的名将,所以为“武庙十哲”。 颜真卿想除了选一些古代的名将以外。 随至尊“从龙之功”的将领,也要挑选几位,榜上有名。 当然,祭祀香火只有死了才能享受。 武庙可设七十二名,先加六十四名。逐渐增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