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两仪殿中,蕤宾钟声轻响。 李承乾站在殿中,身后跟着长孙祥和来恒,一起和他一起向殿中诸臣敬酒。 正月初一,正旦大朝。 大朝之后,皇帝设宴,太子和诸王代表皇帝向满朝诸臣敬酒,感谢他们一年来的辛劳。 这是历年的惯例。 只是如今没了李泰。 …… 李承乾刚刚对着今日晋升御史大夫的孙伏伽敬了一杯,目光轻轻的扫向殿外。 李治在殿外代表皇帝向诸臣敬酒。 李承乾在殿中,敬酒的对象皆是朝中五品以上高官。 李治在殿外,敬酒是对象,都是朝中九品到五品的官员,人数更多,品阶也更低。 李承乾目光扫向另外一侧。 皇帝高坐在御榻之上,他的身前站着年幼的李象,那是李承乾的嫡长子。 皇帝在吃喝享用美酒佳肴的同时,也在和李象打趣逗闹,同时也让他在享用酒食佳肴。 不知道为什么,李承乾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皇帝这一次封李象为皇太孙,必然有他不一样的用意。 不是说用李象和李厥来拉拢河北世族。 若是这样的话,一个李厥就足够了。 李承乾不由得想到了李象的皇太孙侍读,原长安县尉杨行表。 杨行表的夫人出自淮南朱氏,虽然门第不是很高,但是和弘农杨氏原武房相比,却是不差多少。 也就是说,皇帝以李象为皇太孙,单纯就是在拉拢弘农杨氏。 李承乾一边四方敬酒,一边却在心里琢磨着。 弘农杨氏,如今在大唐,其实是分为两股在支持。 一个是吴王李恪,他的母亲是杨广的女儿。 一个是晋王李治,他的王妃是观王杨雄的侄曾外孙女,也是武媚娘的表侄女,也是中书令杨思道堂外孙女。 当然,弘农杨氏,不说是杨雄这一脉,就是晋王妃的外曾祖父杨达这一脉,和李治的关系也没有多密切。 所以杨思道和李治的关系也一般。 韦挺虽然死了,但是他并没有受到女婿齐王李佑谋反的牵连。 他和阎立德两个人都用事实证明了,哪怕你的女婿谋反,只要你没有参与其中,那么你就不会受到牵连。 朝中不少臣子都知道,阎立德成为户部尚书,李承乾是竭力支持的。 他可是魏王李泰的岳父。 所以杨家虽然在皇权争夺中有所支持,但是他们支持的力度并不高。 现在,杨行表这一房,也被牵扯了起来。 虽然如今他仅仅是李象的侍读,但是将来直接成为李象的长史,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甚至说不好,他的女儿会嫁给李象为妃。 皇帝还是在拉弘农杨氏下水,然后…… 李承乾突然平静了下来,抬起头,然后一个个神色温和的向前敬酒而去。 …… 不知不觉中,宴席终于到了尾声。 李承乾有些醉醺醺的回到了桌案之后。 右侧的诸王一个个笑着看着李承乾。 诸王是李承乾最后敬酒的对象,他们也是宗室,是皇帝的自己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