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开张志喜-《忆年—回到1990》
第(1/3)页
客观地说,文心书屋确实开创了我作为一个一年级新生的创业之路,成为我的第一桶金。当我的那些同学还怀抱着天子骄子文以载道的神圣使命感时,我已经沦落到彻底的小市民情结中去了。
当然我并非小市民中的葛朗台,我为普光和晓红开出的薪水条件是每人每月三百元,这相当于过去蔡晓红打工及家教的总收入的两倍,而对于普光同志来说,他更在意的是可以免费地看无数书与杂志,因为我们卖的大部分书是图书馆都不屑于收藏的。
蔡晓红听到这个薪水条件后,用一种无限担忧的方式看着我,说:“周序,你不用给我这么多钱的,这样我会不好意思,你会亏的。”
金普光也不无忧虑地说:“你要是亏了,我们还不是拿不到薪水嘛。”
我说不可能亏的,我有那个信心,我们以后还会继续发展,我们甚至可以变成连锁店,所以给我一点信心,也给你们自己一点信心吧。
蔡晓红露出了笑容说:“嗯,你这么一说我就有信心了。”
金普光则问:“什么叫连锁店?”
我说这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总之跟总店呀分号呀的结构差不多。
这个会议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会后我们开始整理那一堆书籍杂物,分门别类地归纳好,我再给每人发一个记帐用的小本子,说好了每个月的月底盘一次帐。
四月的某一个晴朗的周一,书屋正式开张,没有鞭炮和舞狮,没有剪彩,没有祝贺的鲜花,但是我使用了一个更有震撼效果的开张庆贺方式,也可以说是广告方式。那就是在食堂大门口挂上一条长达十二米的横幅,横幅上写着,文心书屋开张志喜,三天内所有书刊一律对折。就这么简单,字全是用剪刀剪下来粘在横幅布条上的,而那根巨大的红色布条是我从社团中心的仓库中找到的,估计是以前开会时所用剩下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