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开张志喜-《忆年—回到1990》


    第(2/3)页

    所有的字全是蔡晓红和金普光剪出来的,他们在开张前一天晚上蹲在社团中心的办公室里,先是用毛笔潐着淡黄色颜料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大纸上,然后再一个字一个字地剪下来,而我此时正在陪着李芸在风光旖旎的西湖边坐而论道。

    等我从西湖边散了三个小时的步回来后看到他们的成就,看到他们把办公室里的两只行车床都搬了出来擦干净拿来明天摆书,心里一激动,就热烈拥抱了他们两个。拥抱普光的时候我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兄弟,真是我的好兄弟。拥抱晓红的时候她本来缩着头想躲开,但是没成功,还是被我结结实实地熊抱了下,然后我也是拍拍她的肩膀说,好兄弟呀,你们都是我的好兄弟!

    蔡晓红很委屈地小声说,我不是你的兄弟呀。

    继而我想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自言自语地说,哇拷,我怎么忘记贴海报了!

    结果可怜的普光和晓红继续被我拉着连夜写海报,最后到了十二点钟才厚着脸皮去让宿舍管理员开门,理由当然是很堂而皇之的,搞这么晚那是因为团委安排我们做重要工作。

    第二天一开放,果然很轰动,由于前期广告到位,大部分学生都对文心书报亭有初步的品牌印象,知名度加上新鲜度,一大早就卖掉了所有的报纸,所有的早点和一部分辅导书,虽然书刊是半价,但我收来的价格也很低,所以基本上能保持收支平衡。

    开张首天的晚上是关键,能否取得开门红就靠晚上的业绩了。我们从社团中心拉了辆小三轮车,把那两张行军床拖到书报亭前,在上面全部铺上各种各样的书刊,包括特价书和新书,既包括阿赫玛托娃诗集之类品位高尚的书,也包括类似"爱上一个不回家的男人"之类的低级情调的书。此外在亭子里还有女生用品特卖。我从社团中心找来了两个大功率的灯泡,再从食堂拉来了电线,将树下的两床位书摊照得光明灿烂。

    回想起来,好象所有的工具都是从社团中心拿的,这每年的管理费交得来真是“物超所值”。

    春夜的凉风习习吹来,树下的学生越聚越多,金普光扯着嗓子在喊:“最好最多的书,开业特价让利,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全部对折,只有三天!”

    当然这种庸俗的词也只有我想得出来。我在书摊旁边指指点点当导购员,接受各种售前咨询,当然我们没有售后服务,只有售前服务。而蔡晓红则忙着收钱找钱,还要帮女生选发夹之类的小玩意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