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春耕大典-《春秋之后》
            
            
            
                
    第(1/3)页
    所以听到赵鞅这番话之后,聂政毫不犹豫的一点头就开口说道。
    “既然能够为简子效力,那么在下自然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鞅听完之后脸上露出大喜之色,马上吩咐人以上宾之礼待之,并且专门命人按照聂政的要求打造出来一把上好的佩剑, 并且还极其优厚他的家人。
    聂政受到这样的待遇,心中自然是满存感激,提出要即刻前往淮城,但是赵鞅觉得还不到时候再三挽留,如是再三就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
    当聂政再次提出前往淮城之时, 赵鞅这才答应下来,他还专门穿上平民百姓的服装, 头戴斗笠, 邮良也是如此打扮,他亲自驾车载着聂政和赵鞅出了新田,两人在城外依依惜别。
    看到聂政离开之后,赵鞅的脸上也是露出感慨之色,他有些惋惜的开口说道。
    “如此雄壮的一位猛士,如此一去恐怕再难回来,真是可惜啊。”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他对于聂政的感官很好,因此才有这句感慨。
    而邮良也是缓缓点了点头,不过他的目光十分的坚定,说道。
    “像是这样的猛士,如果不是得到主公的赏赐,恐怕就要老死在市井之中,而不为人之所知,不管这一次他成功与否,必将能够扬名于天下,这应该才是猛士的归宿吧。”
    说者无心, 听者有意, 赵鞅这时候脸上露出思索之色,片刻之后抬起头来。
    “你说的不错,天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既然如此这一次我就要在晋国上下,派出专人到各地去寻访贤才,争取让我晋国得到更多的人才。”
    “不使有识之士,遗落于民间,聂政虽然是屠狗之辈,但是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根本就不计较个人的生死,如此之人可以称得上是国士。”
    “这要比那些整日高谈阔论的贵族,品格更加高贵,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汉国善待百姓,看起来蒙荻的眼光要比我们更加长远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