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侠客,确有此人? 崔云麒浑身一激灵,只听陈叙道:“是我在市井听过的传闻,只是未曾亲见,因此一半写实,一半写虚。” 原来陈叙也未曾亲见过那侠客,所以他是根据传闻,以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那样一个人? 崔云麒听到这里,不知为何竟有些失望。 “原来如此。”崔云麒将到了嘴边的一声叹息硬生生忍住,正想要再说些什么掩饰此刻尴尬。 又听陈叙道:“但那传闻却是真实事件,我有两则小故事,此刻正好记录了其中一则,崔兄请看。” 他将先前写好的造畜小故事拿给崔云麒看,自己则又坐回桌前,提起笔来。 “夫子。”提笔时,陈叙还看了一眼伍正则。 伍正则比崔云麒来得更早,先前在桌旁诵读《侠客行》的中年文士正是他。 此刻伍正则目光炯炯看着陈叙,却是催促他:“你快写。” 这是催陈叙赶紧将第二则造畜小故事写出来呢。 好家伙,竟有种被老师催着写作业的恐怖感。 所幸陈叙本来也正打算写第二篇。 他无惧盯视,立刻动笔,写下《造畜二》。 腹稿早已在胸中,此时提笔一气呵成。 “吾白日闻造畜,夜间忽入梦,入梦又遇鬼。” 这却是将自己在鬼市遇到小鬼的经历当成了一场梦来写。 梦中遇鬼,似真似幻,别有诡魅朦胧之意。 有些东西要写来警示世人,却又不能太过写实。 虽然这一切明明都是陈叙的亲身经历,他却还要将自己的经历蒙上另一种传奇色彩。 更不能说侠客就是他自己—— 既是要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那自然便要藏得彻彻底底。 陈叙只写,梦中遇一幽魂。幽魂先是默默垂泪,含怨看他。 “吾生平既不作恶,遇鬼又何必惊慌? 却见那鬼年小貌稚,五官可爱,神情惨然。小小年纪却成幽魂,必有冤屈。 不由问鬼为何来?” 写到这里,陈叙刻意将小鬼的形象写得清晰可爱,一是要勾起读者的同情心,二来也是要借此清晰形象,突出小鬼后来的悲惨。 如果说前一则有侠客的故事是奇幻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结合体,那么第二则没有侠客的故事,便是避无可避的森冷现实。 陈叙将小鬼的苦难写得曲折详细,层层递进。 如何六亲缘浅,又是如何母族俱亡,再是如何被父亲小妾口蜜腹剑所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