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帅帐之内,烛火摇曳,将挂在中央的舆图映照得忽明忽暗。 赵胜的账本像是一柄利剑一样,悬在众人头顶,为了养兵,江瀚决定朝着银川的庆藩下手。 但宁夏镇作为九边重镇之一,其中的最重要的镇城银川,可不是轻易就能打下来的。 江瀚需要制定一个周密的行动计划。 银川城,位于马世龙驻守的灵州所后方,直线距离足有一百二十多里,中间还隔着一条黄河天险。 宁夏总兵马世龙,就像一头拦路虎一样,牢牢守在了前往银川的必经之路上。 并且他还将附近墩堡里的守军收拢,布置在灵州所一线,摆明了就是要凭借墩堡坚城与贼兵对峙。 马世龙这是在拖延时间,等待朝廷的援军。 江瀚自然也很清楚这一点,经过一番商议后,他决定兵分两路。 一路由邵勇领兵,绕过灵州防线,从宁安堡出塞,沿着贺兰山,直抵银川城下; 另一路则由他亲率主力,摆出一副要强攻的姿态,吸引马世龙的注意力。 江瀚想清楚了,即便是自己率军正面攻破了灵州所,马世龙也会带兵退回银川防守。 与其打一场艰苦的攻城战,还不如派人绕道后方,看看能不能从内部攻破银川城。 如果不行,那就在城内制造混乱,逼迫马世龙回援,自己再派兵截杀援军。 念及于此,江瀚便将宁夏镇的降兵都交给了邵勇,让他仔细挑选几名向导,以免迷失方向。 由于马世龙把附近墩堡里的边军,都一股脑的召回了后方,邵勇轻易便越过了边墙,一路向北而去。 五天后,一只风尘仆仆的的“商队”,便出现在了银川城外。 宁夏镇城银川,西有贺兰山以为天然屏障,东有黄河环绕以为天险,可谓固若金汤。 整个城池呈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城墙周长九里,高三丈五尺,墙基宽达两丈,城外更有两丈深、十丈阔的护城河,易守难攻。 邵勇原本以为,想要潜入银川城会十分困难,当他真正抵近城门时,才发现所谓的“固若金汤”,不过是金玉其外罢了。 哪他妈还有兵了? 除了逃亡的边兵和被马世龙抽调去前线灵州所的精锐,城里剩下的,全是些老弱病残。 号称九边重镇的宁夏镇城,如今就像个婊子一样,什么人都能进进出出。 六座城门洞开,守城的城操军们,一个个半死不活地靠在墙根下晒太阳,对来往的行人视若无睹。 邵勇带着五百名扮作商队的精兵,就这么大摇大摆地从西门、镇远门走了进去。 除了守门的将官,恬着脸上来敲诈了他几两“进城税”之外,根本没人多问一句他们是干什么的。 对这帮城操军来说,能混一天就是一天。 只要是你是一副汉人的面孔,他们根本就懒得多费半句口舌。 从镇远门入城,没走几步,两座气势恢宏的府邸便映入眼帘。 邵勇还以为是庆王的王府,结果经过打听后才知道,这只是两个郡王的王府罢了。 邵勇看着高耸的内墙,有些咂舌。 郡王府都气派成这样了,那亲王府还了得? 不过他也没过多停留,而是带着队伍,在城西南角的一处不起眼的区域,包下了几个相邻的客栈,将人马都给安顿了下来。 他登上客栈的顶楼,极目远眺。 只见那些王府之内,尽是雕梁画栋,苑囿台榭,假山流水,极尽奢华。 穿着光鲜的仆役们往来不绝,水磨竹林之间,蔬果丰饶,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邵勇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见过这种繁华的场景。 高门大院,王府楼台,商铺林立,处处朱墙碧瓦,那些显贵们身穿华服,在亭台间不断穿行,仿佛生活在另一个世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池西南角落里,那一片密密麻麻,四处漏风的茅草房子,以及房子外那些衣不蔽体,一脸麻木的百姓。 安顿好一切后,邵勇便带着几个精干的亲卫,开始对银川城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侦察。 城内的布局并不复杂。 行政与军事的核心区,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带,按察司、都指挥使司、都察院,乃至镇守太监的宅邸,都盘踞于此。 邵勇最关心的,是城内的军事单位部署。 宁夏左屯卫、右屯卫等五卫的卫所,分布在城内各处。 而神机营、杂造局(兵器作坊)、兵车厂等要害军事设施,则集中于靠近振武门的西北角。 宁夏仓、预备仓等几个巨大的粮仓,则位于平坦巷一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