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唐朝朝闻言将账册放到一边。 “不必如此,本公主也只是奉命行事,将那里送给父皇吧。 若有空,父皇也可出宫走走,看看浙南美景。” “公主言之在理,陛下若肯亲下浙南,那可是浙南百姓的福气。 但没有圣上旨意,我等也不好筹备此事。” “你看着安排就是,切记不可劳民伤财,一切用度先记下,待本公主过目后给你等补上便是。” 嘴上说着补上,唐朝朝却没打算出这个钱,若得了滕王宝藏,让康健帝出巡浙南,了解民情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总该亲眼见见,才知天下民生何求。 “不用,老仆回去就安排,保证不会落了公主您的脸面。 淮北此地天寒地冻,公主您受苦了。” “有什么事你说便是,拍了这么多的马屁你不累,本公主听着累。” 方言立四下看了看谄媚笑道。 “什么都瞒不过公主您,我们想要接那皇商,淮北的人参最近浙南缺口很大。 百姓手头有了银钱,便都寻思在家中备根续命的人参。 浙南虽有不少田地改田为桑,但开荒之事也已经开始。 待到明年,粮食下来,便可调运来淮北。” “是不是但凡有点利润,你们都要抓着不放,罢了,这件事本公主先允了。 可这价格。” “公主您放心,粮食自然是平价,但那人参与一些药材,也得平价才行。” 粮食运来不赚钱,赚钱的是返回时带回去的淮北特产。 淮北地寒,但山货充足,人参灵芝等药材,榛果皮草,这到了浙南也都是稀罕物。 之所以要求平价,便是浙南六大世家要的太多了。 “那此事本公主便不能答应你了,你去寻一下穆郡王慕容清,他现在不断在淮北各县安抚民心。 对于民生之事最为了解。 你等一张嘴,淮北商贾怕是要没饭吃。” “公主切莫多心,浙南的生意没了,但淮北商贾亦可去辽海。 不瞒公主殿下,浙南港口来了不少外商,我们达成了交易,才会有此一说。 其中利润甚丰,到时自也少不了朝廷一份。” 没有五倍之利,这方言立都不会亲自跑一趟,那些黄毛虽面貌丑陋,破船古怪但银饼子是真多。 从包袱里拿出一个锦盒。 方言立拉开后得意道。 “公主且看,这是海外来的帕帕拉恰,就算在他们本土亦值千金。 老仆用了五百根参换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