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三寸不烂舌也不好使-《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宋参轻轻擦拭老母嘴边药渍,叹道:“许多大夫瞧过,无人说得清具体病症,只能用些补气养血、清淤止痛的方子,多年来,一直不见好转。”
毕竟上头还有朝廷管辖,藩镇私相攻伐,绝对不会被朝廷所允许。”
朱秀知道自己此行职责深重,本想好好打听,宋参平素里的喜好,看看能不能投其所好。
看看几口大箱子满当当的药材,其中大多数不算名贵,但用量太大,还要保证按时供应,整个彰义镇,只有薛氏依靠稳定的通商渠道能弄到手。
宋参笑容逐渐收敛,沉默片刻道:“为何如此说?”
朱秀震惊了,几口大箱子,全都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药材,只怕有几十斤重,宋参这是拿药当饭吃呐?
“不错。”宋参苦笑,哀戚道:“某自幼家贫,父亲早故,由寡母独自拉扯长大,辛苦供我读书。不论是当年郓州考贡举,还是参加洛阳省试,母亲都陪伴在身边。如今家母年迈,重病在身,需要靠大量药材维系性命。
这些年来,全靠薛氏相助,才能勉力保证家母每月药材消耗.薛氏所为某并非不知情,只是管不了,也不能管某助薛氏掌理钱粮赋税,薛氏为我母聘请名医诊治,供应一切所需药材某不欠薛氏,却离不开薛氏”
朱秀摇头冷笑道:“连李光波都死了,难道宋先生还以为局面能稳定得了?”
宋参怔了怔,不自觉地站直身子,拱手作聆听状:“不知是哪四字?”
否则史匡威的节度职权只能限于牙军,甚至还出不了节度府。
眼看火候差不多了,朱秀笑道:“在下一番肺腑之言,先生当知助薛氏犹如助纣为虐,助史节帅才不失我辈士人为民请命之初心。”
“不知朱掌书记光临,宋某有失远迎,快请!”
宋参端药碗的手颤了颤,猛地转过身,声音发颤:“你你如何会知道?家母最初发病时的症状,与你所说完全一致!”
朱秀拱拱手满脸戚戚然。
宋参表面上是居间派,实则还是倾向于薛氏,毕竟在彰义镇内部,除了牙军被史匡威牢牢掌握,其余权力还是薛氏占上风。
在朱秀前往良原之前,宋参和裴缙就相继告病在家,节度府的运转因此大受影响,朱秀累成狗才能勉强维系节度府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宋参神情变幻,终究还是摇摇头坐下,阖眼不语。
“宋先生言重了,快快请起!”
“呵呵,先生过谦了。”
朱秀哑然失笑,指着墙角几只大箱子道:“只怕礼物也比不上薛氏给的丰厚吧!可先生为何还是不肯将府库钥匙交给薛氏?”
朱秀一通天乱坠的吹捧,听得宋参头皮发麻,慌乱起身摆手,满脸涨红:“且住且住!朱少郎谬赞了!某当时因这篇文章,得罪了时任太师、权臣安重诲,下了大狱,得亏友人多方求助,方才免于一死。文章也被安重诲下令销毁,不得流传当时宋某只是一介狂妄书生,哪里当得起朱少郎如此夸赞!”
“宋先生客气啦,如今我已被节帅免去掌书记之职,先生还是直呼我姓名好了,免得惹人耻笑。”
朱秀凑近看了看,只见老妇牙槽发黑,大多空空,牙齿脱落许多,牙龈出血不止。
“唔”朱秀没有立即回话,陷入沉思。
宋参摇摇头笑道:“某才疏学浅,只怕难当重任。”
朱秀侧过半边身子,只肯受他半礼,微笑道:“先生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此言乃恩师所赐,今日送给先生,在下斗胆,替恩师领受半礼!”
一身素服的宋参仍旧笑眯眯的一团和气,打开中门礼迎。
“不~忘~初~心!”
进了堂屋,朱秀看见几只大箱子放在墙角,箱子上还绑缚红绳。
宋参捻须轻笑道:“朱少郎这番忠告之言,却比不上薛司马说的好听。”
朱秀庄重地道:“恩师曾于我临行前相赠四字,今日便转赠先生!”
节度府对外宣称将你下狱问罪,怎地不见你老老实实待在监牢,还整日里骑驴四处溜达,惹得薛修亮几次跑到节度府抗议。
宋参摇头:“朱少郎恕罪,某还是不能给你。”
节度府想要安抚人心,争取底下大小官吏的支持,必须将宋参和裴缙争取到手。
而他也有一身真才实学,能力不俗,将钱粮府库之事打理的井井有条,节度府和薛氏都离不开他。
后宅一间向阳的卧房,隔着老远就能闻到浓浓汤药味,院子里两个仆妇,正忙着熬煮草药。
朱秀微微一笑,当即摇头晃脑背诵几句:“‘荆南地狭,扼居南北要冲,高氏无德,岂能窃之长久?朝廷当发王师以定之,北连南阳,南抵沅岳,进逼伪楚,西慑川蜀此诚三军将士之盼,兆民之望也’”
宋参颇有些坐立不安,脸色赧红,连连拱手道:“惭愧惭愧,宋某当时年轻识浅,不知天高地厚,因一时激愤对朝政出言不逊.”
朱秀摇摇头,严肃道:“宋先生此言差矣!这篇文章固然有偏颇之处,却字字流露满腔热血,尽显我辈青年平定天下之豪情壮志!此文章一出,一时间洛阳纸贵,宋先生名动帝京,堪为士林当中,有志青年之表率.”
宋参瞪着一双泛红的眼睛,怔怔了看着他,噗通一声跪下:“若朱少郎能治好家母,或者.或者让她减轻病痛,宋某愿做牛做马,任听驱使!”
朱秀本想跟去吊唁,却被薛修亮红着眼睛厉声呵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