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大朝会议-《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3/3)页

    隐之一字,完美概括了郭威的复杂心思。

    这些人也不想想,郭威已经表态会以天子之礼厚葬刘承祐,又怎么会在谥号上贬损他?

    李太后想起些什么,轻声问道:“那首流传于河北的诗文《石灰吟》可是你所作?”

    王峻冷哼了声,满脸不屑。

    朱秀心里一咯噔,没想到郭大爷竟然让他来执笔写诰命。

    她对这帮墙头草、随风倒的旧臣们彻底死心,何谓世态炎凉,今日总算是深切体会到了。

    “这”李太后叹口气,“好吧,张规,命人去请承勋过来。”

    王峻、魏仁浦、冯道几人面色平静,苏禹圭、窦贞固和一帮旧臣却都震惊不已。

    朱秀心里颇为感慨,这就是朝廷众生相。

    朱秀知道自己的斤两,要论做文章,恐怕就连钱买进士出身的裴缙都比他强不少。

    “臣建议取字‘荒’!好乐怠政曰荒!”

    侍立在皇陛之下的张规躬身领命,匆匆忙忙朝殿外赶去。

    大殿里十分安静,一众朝官面面相觑,不知道郭公在叫谁。

    “唔~郭公所言倒也有理,国不可一日无君,当前情形下,也只有刘赟有资格继承汉室皇统”

    郭威正色道:“王都监此言差矣!刘赟虽不是高祖亲生,但和高祖一脉相承,值此国家危难之际,高祖嫡亲血脉已经凋零殆尽,唯有迎立刘赟为帝,方能合乎法理。”

    冯道颤巍巍站起身:“老夫赞同魏学士此言,‘隐’之一字最适合不过!”

    他这个样子,明显命不久矣。

    此刻见到郭威有所表示,心思急转,忙拱手道:“臣建议取字‘殇’谥!短折不成曰殇!”

    朱秀一边饶有兴致地观察众人神情反应,一边竖起耳朵,听站在前列的大佬们讲话。

    刘承祐在兵祸之中惨遭横死,如果取了美谥,叫天下人如何看待这场兵祸动乱?

    郭威看他一眼,微微露出一丝笑意,王峻倍感振奋,认为自己猜中了郭威的心思。

    “臣建议取字‘哀’!恭仁短折曰哀!”

    王峻道:“不妨请承勋殿下出来,让众臣们见见再说。”

    李太后一时间也拿不准郭威的心思,只得颔首应允。

    若是没有,魏仁浦能想到隐字,那可真是把郭威的心思看透。

    既不褒扬,也不明显含有贬损之意。

    不过文坛新秀、诗文大家的标签是他从沧州时就贴上的,也是他赖以立足的人设之一,绝对不能轻易撕毁。

    王峻瞥了眼绣榻上的刘承勋,嘴角划过一丝讥诮,扫视众人,表面上装出一副遗憾的样子:“承勋殿下病体沉疴,想来是无法继承大统了。”

    当即就有不少朝官紧跟着发表意见,给出的谥号又一个比一个恶。

    李太后挥挥手,命人把刘承勋送回后宫歇息。

    李太后轻声道:“方才众卿给出不少意见,不知郭公中意哪一个?”

    李太后目光复杂,从一个隐字,她能隐隐觉察到郭威心中存留的恨意。

    他面色蜡黄、头发干枯发白,消瘦得脸颊凹陷,一副命不久矣的样子。

    朱秀咧咧嘴,忙揖礼道:“区区拙作让太后见笑了。”

    李太后叹道:“就依众卿之见,定谥号为‘隐帝’吧!”

    李太后朝他看来,见到原来是一位年轻俊秀的小郎君,不由得愣住。

    一众旧臣发表完意见,却发现郭威始终不发一言,大殿之上再度安静下来。

    万万没想到郭威会主动提议奉刘赟为帝。

    郭威浓眉紧皱,目光深沉且威严,明显有些怀疑朱秀的话,还以为朱秀不敢担此重任,故意找借口推脱。

    “此人是谁?”

    “翰林学士,范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