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 能对突击部队造成威胁的,除了堡垒,障碍之类的固定目标,还有诸如敌方装甲部队之类的“移动靶!” 哪怕是炮弹,面对几十公里的距离也要飞上一会。 这就意味着炮弹落地之后,这类“移动靶”的位置,很有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炮弹自然也就打到了空处。 最坏的结果,便是自家的装甲部队由于追击等缘故,移动到了目标先前所在的位置,正好接住了刚刚落地的炮弹! “这对装甲部队与炮兵之间的协同程度,要求太高了!” “是啊。” 面对谢国良的感慨,赵卫红没有半点窘迫的模样,依旧从容的表示道。 “所以我才会说,这是一套在信息化背景下才能使用的战术。” “依托于数据链条,前方的装甲部队能够将前方的敌情信息实时传输回炮兵部队,为炮兵部队确定需要打击的对象。” “而炮兵部队,则需要用最快的速度,对传回的消息做出反应,对敌人进行反击。” “并且由于整个作战过程,都处于突击状态下的缘故。” “不管是装甲部队还是炮兵部队,要面临的战场形势都会比以往传统的阵地攻防战,复杂的多。” 说着,赵卫红便扒拉着手指头,给谢国良“算”上了。 “要是敌人有空军,防空力量也要加入到这套战术的协同之中。” “要是这样的话,这套战术就不能被称之为战术了,而是应该被称之为体系。” “属于新时代地面信息化部队的作战体系。” 迎着谢国良突然瞪大的眼睛,赵卫红泰然自若的继续说道。 “为了确保打击的效果,炮兵的主力还得是PLZ-05这种重型火炮。” “而整套战术的核心,也正是后方的炮兵部队。” “为此,传统的一线部队联系指挥所,再由指挥所向炮兵部队下达任务与作战命令的方式,也要做出更改。” “省去中间的环节,由一线突击力量与炮兵部队直接进行对接!” “并且炮兵的反应速度也提高上去,最好是在收到数据的几秒钟内,便得出射击诸元并进行调整,对目标发起打击.” “等等!” “你刚刚说什么?” “再说一遍!” 赵卫红的话,还没说完,便被苗院士急匆匆的打断,并且语气非常的急促! 看着像是突然换了个人似的苗院士,赵卫红微微有些错愕,但嘴上还是非常乖巧的,将刚刚得出的结论,重新复述了一遍。 “反应速度快速打击.和一线部队直接对接.” “妙啊!妙啊!” “没错!这才应该是未来的火炮发展方向!” 原本的苗院士,沿着传统的道路,渐行渐远。 一辈子都在执着于如何将火炮打的更远,更准,威力更大上面。 但赵卫红的“速度”一说,却是给了苗院士一个全新的方向。 信息化战争背景下的火炮部队.应当如此!理应如此! 尤其是“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先敌命中”的“三先原则”,几乎可以被视作火炮部队的建设指导方针! 而这,也为苗院士对新一代自行火炮的研发,指明了方向! 霎时间,狂喜之中的苗院士,看向赵卫红的眼神,愈发的火热起来! “卫红,赵卫红同志!” “我代表兵器工业集团,向你提出邀请.” “诶诶诶,你要干什么?” 苗院士的话,刚说到一半,一旁的谢国良便直接翻脸道。 “这特么是我学生!” 第(3/3)页